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坚守村小四年 七旬老人既当教师又做保姆

   日期:2024-05-24     来源:www.xixiupu.com    浏览:510    
文章简介:南充仪陇县炬光乡雷鸣村,群山环绕、沟壑纵横。由于距离乡中心小学至少有10里山路,村里需要启蒙念书的孩子们,被青山绿水阻隔在大山深处。
 

南充仪陇县炬光乡雷鸣村,群山环绕、沟壑纵横。由于距离乡中心小学至少有10里山路,村里需要启蒙念书的孩子们,被青山绿水阻隔在大山深处。为了不让孩子们失学,73岁老人梁淑敏重拾教鞭,领着一群山里娃,既当老师又当保姆,这一干已是4年。

随夫回乡 山里来了北京人

1962年,仪陇县炬光乡雷鸣村邱奇品领着老婆梁淑敏和儿子,从北京回到老家。梁淑敏是北京顺义人,夫妻二人本在北京开关厂上班,为响应当年的国家号召,他们回到仪陇老家落户。

从繁华都市到穷乡僻壤,梁淑敏刚开始并不习惯,甚至想一走了之。“可是眼前全是大山,四处的路都一样,我找不到回家的路呀;再说,我也不舍得孩子啊。”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梁淑敏有说不完的话。来到仪陇后,梁淑敏成为了一名代课老师。1972年,代课多年的梁淑敏转正,成为公办教师,生活也渐渐安定下来。

1979年,梁淑敏十八岁的大儿子牺牲在南方战场上。她思子心切,从此身患多种疾病;1993年,梁淑敏退休,和务农的老伴一块,生活在山青水秀的雷鸣村。通过多年的休养,老人身体日渐康复。

阔别17年 重新登上讲台

2010年9月1日,正是学生们结束暑假新学年开学报名的时候,雷鸣村小学却大门紧锁——公办老师找各种理由不来,而代课老师嫌薪资低外出打工了。而雷鸣村距离炬光乡中心小学,近期的也有10里山路。这类年来,稍大的孩子都去中心小学念书,食宿都在学校解决,但太小的孩子,中心小学不收,父母也不放心。无奈之中,雷鸣村小学领导和村干部找到梁淑敏,请她出马。“刚开始说是让我顶替几天,不料这一顶就是4年。”4年里,梁老师一个人一人值守在雷鸣村小学。“这里小学每两年招一届,学前班每年招一届;孩子们读完小学二年级就去乡上。”

现在,梁老师教了16名学生:小学二年级9人,学前班7人。既要教学,还要给孩子们煮饭,包含洗涮锅碗。

妇唱夫随 老公当起专职厨师

离学校300米远就是梁老师的家,原来到学校的路是泥巴路,下雨天都要穿筒靴,很容易摔倒。考虑到梁老师的年龄,炬光乡政府去年专门为梁淑敏家修建了一条便民路以便捷其到学校。“目前我从家到学校再也不穿筒靴了。乡政府、学校、村上都关心我,所以我教书就越有劲儿了。”梁淑敏开心地说道。

记者来到梁淑敏家里,她的老公邱奇品正在打扫卫生,自从老伴儿选择重新回到教师职位上,他便成了村小的专职厨师和家的总后勤员。梁淑敏告诉记者,老伴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老伴是她心目中最可爱的人。当记者问邱奇品是不是反对老婆教书时,邱奇品说:“我跟老伴在一块困难,她舍弃了在北京的优越生活,不考虑家人的反对,毅然和我回炬光的老家,她没怨言,和我一块支撑起这个家,抚养孩子长大,我很感动。所以,她目前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一定支持,她高兴我就开心。”

她的心意:期望有人接过教鞭

现在,梁淑敏老人每月有退休薪资2000余元,老伴邱大爷享受烈属补贴,经济方面还算比较宽裕的。“学校给我每月发代课费800元,我没嫌少,基本上把它用在孩子们身上了。”

当地村民介绍,孩子们天天中午在学校吃饭,都只不过拿点米,其余的包含燃料、油、菜等开支,全由梁淑敏一人承担。老人说:“孩子们能高兴快乐、健康成长,我就心认可足了。”老人说,自己对孩子们有感情,父母也了解感恩。“每年腊月,学生家杀了年猪,都会送我一刀肉。”

现在,老人的最大心愿,就是有人来接过教鞭。梁老师说,虽然目前我们的身体还没有问题,但毕竟上了年龄,有时上课讲着讲着,忽然会忘了刚刚说了些什么。“一些需要脑筋急转变的课外考虑题,我得费很大劲才做得出来,有时还是学生娃娃们想出来了教会我的。”

“我正在给打工的儿媳妇做工作,劝她早点回来代课。她有教师资格证,先前也代过课的。”老人说,假如可能,她想坚持代课到80岁。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