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意思

   日期:2024-04-01     来源:www.qixiyi.com    浏览:491    
文章简介:《书湖阴先生壁》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写的两首诗。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作者对漂亮的田园风光的喜欢之情与对湖阴先生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

《书湖阴先生壁》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写的两首诗。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作者对漂亮的田园风光的喜欢之情与对湖阴先生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下面大家一块儿具体的学习这首诗!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意思

【原文】: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北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二

北宋·王安石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注解】:

第一首

湖阴先生:姓杨,名德逢,号湖阴先生。是作者在金陵的邻居。

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净:一说“静”。

无苔:没青苔。

畦(qí):田中用土埂分划的排列整齐的小区。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排闼(tà):推开门。闼:小门。

送青来:送来绿色。

第二首

楝花:苦楝花,容易见到于北方区域,花淡紫色,有芳香。

敛:收敛。

垣(yuán):矮墙。

黄鸟:黄莺。

午梦:午睡时的梦。

半山园:王安石退隐江宁的住所,故址在今南京东郊。

【翻译】:

第一首

长把茅草屋檐扫干干净净无鲜苔,花木规整成行成垅是你亲手培栽。一条流水护着田将丛绿缠绕如带,两山排列矗立把碧清的翠色送来。

第二首

郊野桑枝招展,柳丝繁花装点春的容颜,风把香味收起悄悄的吹过墙垣。黄鸟数声啼叫惊起了午间的残梦,疑疑惑惑,我还以为身在旧居半山园。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全诗赏析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这两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其中第一首非常著名。下面大家一块儿详细赏析这两首诗!

第一首诗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和环境之美,也赞扬了湖阴先生爱勤劳、爱洁净、爱花木和热爱自然山水的好品性。前两句“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写杨家庭院之景,干净无苔是因为主人的“长扫”,“花木成畦”是因为主人的“自栽”,写景又写人。

后两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写自然环境之美,水“将绿绕”,山“送青来”,自然山水这样有情,也表现了主人喜好山水的兴趣。至于“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更是神来之笔。它既写出了山色不仅仅是深翠欲滴,也不仅仅是可掬,而竟似扑向庭院而来!

第二首诗主要写作者经验之谈后的感受。首两句“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中的“风敛余香暗度垣”乃写嗅觉而兼及触觉,不但花香入鼻,连微风送爽也写出来了。

后两句“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写午梦初醒未醒时偶然听到鸟啼,则在写听觉时兼涉愈觉。最后一句“尚疑身属半山园”点明身在什么地方,却从反面说开去。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的描写手法是什么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一诗对于“一水”“两山”的拟人化,既以自然景物的特点为基础,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所以气足神完,浑化无迹,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在修辞方法上,三四两句也堪作范例。

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 辞手法,把山水描写得有情且有趣。

山水本是无情之物,可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措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这就使本来没生命的山水具备了人的情思,看上去柔婉可爱,生动活泼。

本来水是环绕着绿色的农作物,但诗人没说具体的植物,而是用植物的色彩来代替,说“将绿绕”,环绕着绿意;青色,也是虚的,是没法送的,诗人却说山要“送青来”,这就化实为虚,诗意盎然。事实是湖阴先生的房子与山距离非常近,主人开了门,就会看见青苍的山峰。

可假如写成开门见青山,那就全无诗味了,诗人换了个说法,从对面落笔,让山做了主语,化静为动,顿成佳句,这真是巧思妙想,让人拍案叫绝。

 
标签: 知识
打赏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